在教育資源均衡化發展的進程中,“組團式” 幫扶成為提升受援學校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其中,受援學校 “名師工作室” 的建設與運作,宛如一顆閃耀的啟明星,為西藏自治區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顯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條具有示范意義的教育幫扶新路徑。西藏自治區教育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扎實開展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以實現“支援一所學校、示范一個地區”為目標,以“合理、可實現、可持續、可評價”為要求,以“省市包校、結對共建”為基本措施,推進西藏自治區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2022年以來,各“組團式”受援學校積極發揮援藏教師“傳幫帶”作用,依據國家教育援藏戰略部署,統籌“組團式”援藏團隊與受援學校師資,深度整合區外與本地教育資源,大力推進“名師工作室”建設,為西藏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系統規劃,搭建工作室建設網絡
精準組建,匯聚優質師資力量。各地(市)教育主管部門聯合支援團隊,依據教學能力、專業素養、師德師風等多維度標準,在受援學校及支援學校范圍內廣泛選拔名師。入選的名師不僅涵蓋了語文、數學、英語等核心學科,還囊括了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等學科領域,形成了全面且多元的師資陣容。這些名師均在各自學科領域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與突出的教學成果,具備引領學科教學發展的能力。為充分發揮名師的“傳幫帶”作用,工作室在成員構成上注重年齡、職稱和教學經驗的合理搭配。除了核心名師外,還吸納了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師以及教壇新秀作為成員。中青年骨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已積累了一定經驗,能夠快速吸收名師理念并應用于教學;教壇新秀則充滿活力與創新精神,為工作室注入新鮮血液。通過這種結構優化,工作室形成了“名師引領—骨干支撐—新秀成長”的良性發展梯隊。
合理布局工作室,實現重點領域全覆蓋。認真貫徹中央援藏戰略要求,西藏教育廳以“組團式”教育援藏為抓手,系統推進師資結構優化,以“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隊伍”為中心,以打造各學科名師工作室為抓手,促進受援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如:拉薩阿里地區高級中學成立英語學科、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為學科教學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專業引領;林芝市主動對接深圳市名班主任工作室,轄區內3所受援學校共建6個名班主任工作坊,援藏教師組建1個名師工作室和2個學科工作坊;山南市借助“組團式”援藏機制,依托湖南、湖北等地的優質教育資源,著力打造“精品學科”工作室。目前,山南市第三小學數學“組團式”教育援藏精品學科工作室、東輝中學初中化學“組團式”教育援藏精品學科工作室已正式運行,累計開展教學活動75場次;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充分挖掘校內優質師資力量,組建4個名師工作室,由正高級教師和自治區學科帶頭人領銜,涵蓋物理、政治、地理、數學等多個學科,工作室常態化開展示范課研討、課題成果分享等活動,有效帶動了校內教學研究氛圍;日喀則市桑珠孜區第二中學依托“西藏教育珠峰旗云”平臺成立地理和生物名師工作室,開展教研活動80余次、示范課100余節;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圍繞大思政課堂建設,成立思政工作室和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為開展區域教研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多元活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開展教學研討活動。定期組織教學觀摩與研討活動,工作室成員相互聽課、評課。名師帶頭上示范課,展示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與教學技巧,引導成員共同探討如何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評課環節,鼓勵成員積極發言,從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的參與度等多個角度進行深入分析與交流,通過思維碰撞,共同提升教學水平。
助力教師專業能力顯著提升。在教學成果方面,參與學科名師工作室指導的地理教師中,40名教師在學校教學公開課中獲得好評,20余名教師的教學設計在區級評選中獲獎。在課題研究方面,立足受援學校教育教學實際問題,從教學方法創新、課程資源開發、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等方面確定研究課題。成功推動當地教師申報市級課題,多項課題獲批市級和省級立項。
成果斐然,彰顯工作室示范引領作用
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廣泛共享。“林芝—深圳”名班主任工作坊自2023年4月成立以來,充分利用線上平臺,定期分享班主任工作經驗與德育案例,形成了“即時互動、共同成長”的交流機制。各學科名師工作室錄制的優質示范課、教學課件等資源,通過“西藏教育珠峰旗云”平臺和學校內部網絡平臺實現共享。此外,通過組織跨校教研、送教下鄉等活動,將教學經驗傳播到偏遠學校,受益學生超一萬人次,教師超1000人次,有力推動了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
強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阿里高級中學心理健康名師工作室自2023年成立以來,共篩查師生2140人次,建立“一生一檔”心理健康檔案。通過測評對比,學生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檢出率顯著下降,咨詢室來訪學生問題解決率達90%,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滿意度和知識普及率均達100%。
受援學校“名師工作室”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助力教育教學方面的成功實踐,為提升受援學校教育質量提供了寶貴經驗,既深化教育援藏實踐,更有效激發了區域教育發展內生動力。在推動資源整合、助力教師專業成長、守護學生心理健康等方面成績斐然。未來,將繼續發揮工作室的示范引領作用,不斷探索創新,為推動西藏教育公平與均衡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作者周魯平單位系西藏自治區教育廳教育合作交流處,火元斌單位系拉薩師范學院)
責任編輯:徐楊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unhanjc.com All Rights Reserved.